在以男性为主导的企业培训领域杀出一条血路,张琦花了二十年时间。为了不被激烈内卷的赛道淘汰,她不断进取,持续破圈,以此造就了沉稳有度,柔中带刚的独特气质。
她有时像个知心大姐姐,有时又化身针砭时弊、大杀四方的商业导师。但面对粉丝,她始终能与各个群体持续共情,没有“爹味”与说教,却总能精准地为他人带来直击现实、缓解焦虑的人生箴言。
董超:我们经常在热搜榜看到一个话题叫“00后整顿职场”,你如何看待如今的00后?
张琦:我经常开玩笑说,70后、80后一辈子都在证明自己,一定要衣锦还乡、功成名就。
董超:感觉你说的是我。
张琦:因为我们是从物质稀缺一代走来的,在我获得很大流量的时候,我妈没有说我很厉害,我们的父母口中很少真正地去肯定你,但是他们内心是引以为傲的,只是怕你骄傲。
但我发现90后、00后他们有个特点,就是他们悦己、不自证,他们对自己的关注超过了对世界的关注,超过了对他人的关注。
客观讲我觉得他们挺正常的,是我们不正常,我们太讨好了。物质丰裕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不就是为了让我们的下一代有更多松弛的选择吗?
所以时代在变化,不要说00后整顿职场对不对,而是我们要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管理或领导他们。我在深圳的很多操盘运营手都是90后、00后,我晚上12点直播完了,他们两三点钟还在剪视频,很拼,很卷。但他们不接受你画饼,因为他们获得的信息量太大了,他们服什么样的领导?第一就是领导确实很牛,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领导能解决,他们服大牛;其次,领导愿意担责任,发现很多管理干部是“功劳是我的,做不成都是你们不行”,00后不吃这一套;第三他们不喜欢团建,需要自己独立的时间,领导不要占用他们下班后的时间。
从某种意义来说,我觉得他们要求也不过分。他们在追求工作的同时,要生活,要享受,也要幸福感。怎么样在不加班的时间中,让每一个人工作效率最高,企业文化也是需要与时俱进的。
董姐跟我分享了一句话对我启发非常大,她说一个时代的进步一定要有一群有为的人走在前面,带领更多的人向前走。在前面的人意味着面临的是暴风骤雨,枪林弹雨,他们需要付出,需要奉献,有时被质疑,甚至要牺牲,我觉得90后、00后一定是这个时代重要的力量。
我希望通过这次访谈呼吁年轻人不要躺平,你的人生是要对自己负责,不要被别人带了节奏,人生只有一次,要过得精彩,过得好,遇见和创造更好的自己。
董超:2023年预计大学毕业生达到了1076万,每年这个时候我们都说最难就业季,您作为一个知心姐姐,对应届毕业生和他们的就业择业有哪些箴言?
张琦:拥抱现实,放弃幻想,这句话很真实。我的大学非常充实,连续拿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从大二开始当团支书、学生会主席、分团委副书记,辩论队队长,专业成绩也很好,所以毕业的时候我有很多的选择:可以继续深造研究生;也可以参加学校的选调;我父母都在国有企业,那个时候还有“进一退一”的政策,我也有进国企的机会,但是我都没选。我进了一家公司做一线业务员,身边都是大专生,我是当时唯一一个做销售的本科生,反而这件事情成为我人生最宝贵的经历。
早就业是好事,如果你非常喜欢学术研究,搞的是特别高精尖的技术,继续深造没有问题,但据我了解很多大学生去考研、考博是为了逃避就业,今天我们的大学教育不叫精英教育,叫普惠教育,211、985只是敲门砖而已,证明你的智商和学习能力没有问题,但是企业看的是履历和你做出来的结果,你工作的态度怎么样?你能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你今天创造的价值能不能覆盖你的工资,老板是算这笔账的。博商那么多的老师,他们都说我的课卖得最好,就是因为我做过业务员,我知道应该怎么样把课程打造成用户更喜欢的方式,其他老师能够做流量的不一定能够做转化,能够做转化的不一定能做流量。
我要告诉所有的大学生不要那么计较起点,你不能决定生在什么国家,什么城市,什么家庭,父母给你多少筹码,但我们可以决定的是一天24个小时是不是比别人过得更充实?我们每一天是不是比别人成长得快一点点,我们能掌握的就是这个过程。
董超:很多高中生也在关注你的视频,对于他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张琦:我觉得高中生还是更好地把数理化学好,争取考上211和985,先把学历的敲门砖给拿下来。华为的任正非任总在讲:“中国拥有大量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但是中国基础教育和基础研究太薄弱,我们应该加大基础学科上建设,培养大量的数学家、物理学家。”
所以在象牙塔的时候,我还是希望孩子们沉下心来,不管世间的纷扰,不用操心房贷、车贷,心无旁骛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当中。因为毕业之后,你再没有这个时间沉下心来读书,去读那些可能你觉得没有用的东西。但是人生很多的沉淀,就在那些看似无用的书、无用的知识里。
很多人说我知识储备比较多,什么话题都能聊,是因为我读的书很杂,我不只是看经济学、商学的书,我还喜欢看哲学、文学,这些跟商业都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我有极度的兴趣。读书不一定能够变有钱,不一定能够创业成功,但是读书会让你变得平静和豁达,让你变得温柔而有力量,我觉得先做一个美好的人再去谈成功。
一个学渣变成学霸,最重要的不是学习方法,不是学习技巧,而是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而读书,这就是内驱力。我发现成功的人,他的少年和青年时期都有个特质,就是成熟得比较早,他的朋友全是年龄比他大的,有很多的忘年交。我们在同学聚会的时候,现在在各个领域做得非常有成绩的人,往往是在高中时代就比同龄人成熟的人,因为他知道自己是谁,知道未来自己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开始为自己读书。
除了对商业点评,张琦也时常化身时评人,聊时事,追热点。被焦虑裹挟的时代,“张琦式”的洞察不仅有着女性视角下温暖、细腻的一面,也传递出一种充满时代担当的深度思考。
董超:住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大事,对于2023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的走势,你有没有做过研究?
张琦:房子是城市的股票,房地产短期看金融政策,中期看土地政策,长期看人口流向。中国老百姓买房子不仅仅是住的需求,还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的需求,属于不动产的投资,所以买房要考虑的是城市的发展的未来,只要城市产业结构是新的,年轻人愿意来,人口结构年轻化,那么这个城市的房子就值得买。
董超:您现在基本上是一个空中飞人,到各地讲课,您怎么来理解中国一二三线城市的差别?
张琦:一线城市越来越像,千城一面,没有特点,最可怕的是孩子们都不会讲方言了。当我们在高楼林立的繁华都市,每天晚上回家.时到处灯火通明,霓虹灯亮起,但是我们的内心是孤独的,在这个城市住了10年,不知道,也不关心邻居是谁,这个城市尽管繁华,它的温度在哪?我小时候在部队大院长大,那种邻里的感觉和现在完全不一样。一个城市怎么样变得有温度、打造烟火气,这是给政府、地产人一个思考,“不一样”这件事情很重要,你看淄博火了之后,现在各大城市的城管也不再抓地摊这件事情了。
我觉得每一个城市关注的不应该只是GDP的增长,还有人民的幸福指数。我生活了20年的成都是一个内地城市,这两年成都的人才引进蛮亮眼的,这里的人不会完全躺平,也不会很内卷,这种感觉更吸引年轻人。
董超:您刚刚也提到了淄博,能不能分析一下淄博烧烤现象级出圈的情况?
张琦:淄博的火不是因为大家缺一顿烧烤,我们是被淄博那些感动人心的故事所感染,所以主流媒体、自媒体、大学生都自发为淄博做宣传。淄博确实出圈了,可是能不能把流量接住,这是第二个问题。现在很多的大V跑过去看有没有缺斤短两?有没有宰客?但口碑还是非常好,说明淄博把流量接住了。第三个问题是这流量能不能持续,这个问题还要打问号。
我们发现淄博的房价涨了,有年轻人选择去淄博定居了,未来我们就看烧烤这个事能不能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产业能不能够承载更多的年轻人来就业和创业,甚至拉动整个北方的经济。今年有一个数据特别有意思,一季度吉林省GDP增长8.2%,位居全国第一。因为俄乌战争,中俄的贸易去年翻了一倍,给北方经济也带来了机会。所以产业是核心,没有产业只是靠一个故事和流量是持续不了的,这才是本质。
董超:在武汉被撞学生母亲跳楼身亡这件事中,原来我们以为网络暴力只针对明星或网红,如今已经涉及了普通人,您如何看待网络暴力?
张琦:我曾经看过一本书,讲的是全球变暖,马尔代夫要消失了,但微博上大家都在讨论要在马尔代夫消失前去旅游,没有人关心这个国家的人要去哪里?所以人类的悲喜是不能共鸣的,这是人类最大的悲哀。
这件事(武汉被撞学生母亲跳楼身亡)我们要去思考的是什么?如果这位妈妈是我们的朋友,同事,亲人,你还忍心去在评论区网暴吗?社会的进步不仅是经济的繁荣,不仅是我们钱包变鼓、房子住大,而是我们真的能够感同身受,能够换位思考。这个时代有知识的人太多,有文化的人太少,有力量的人很多,真正有良知的人很少。用道德去约束一个人很难,道德是上限,法律是底线。有的人认为说受害者是不是应该内心强大一点,有的认为应该惩治网暴者,我赞同后者,我们不需要一个完美的受害者,如果面对网暴,都要靠我们自我的修炼(去克服),那社会的责任在哪里?所以我支持网暴入刑。
当我们想赞美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可以大声地对别人表示肯定和赞美。当我们想去诋毁一个人、黑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应该三思而后行,语言暴力也是暴力。
—END—